自從1946年第一部電腦ENIAC問世以來,教育與科技專家便不斷地嘗試將電腦應用在教學的領域,而在長達一甲子的努力之後,電腦(或統稱資訊與通訊科技ICT)也的確逐漸地在轉變學習的方式與樣貌。自一九九○年代開始,教育科技(educational technology)更是各國政府在教育投資的主要方向,這股風潮從歐洲發動,掃遍北美洲、大洋洲,接著南美洲、亞洲,現在在中東和非洲也開始萌芽。
學校的教學科技環境規劃是進行e化創新教學的第一步,完成環境建置之後,包括教師創新教學專業素養的提昇,以及教學模式的變革都是必須妥慎設計和推動的要點,因此校長的科技領導素養便成為關鍵中的關鍵。學校在評估建置與應用教學科技時,應避免傳統購置電腦設備時的思維,只強調硬體設備的規格與性能,而應思索教師和學生需要什麼樣的科技,以及這些科技在教學中會被如何使用,落實於教學層面時應如何由少數人逐漸擴散到全校每一個班級、每一位老師,其步驟與策略為何。當然,更重要的是必須思考如何發揮科技的便利性(convenience),使教師於教學應用過程中沒有障礙,而且非常地方便;再來應思考環境的建置有沒有發揮科技的效能(efficiency),包括多元化媒體的整合、師生互動等,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最後則要思考e化環境的設計是否發揮了科技的智慧(intelligence),透過詳實的教學歷程紀錄,及時提供最正確且細緻的分析與診斷資訊,以便教師於課堂即時或課後都能妥適安排相關的教學進程與補救學習活動。
本書以教學科技與創新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案例為主軸,內容涵蓋教學科技基本概念、科技領導理論基礎,以及科技創新教學模式介紹,並提供多項實例,包括:以臺北市為範本,由曾任教育局資訊室的韓主任來說明城市教學科技規劃與實踐;以微軟全球第一所雲端學校-臺北市蓬萊國小為例,說明學校層級教學科技的規劃與推動實務,並由吳校長現身說法,詳實介紹校長科技領導的經驗與成果。書中並有專章說明從大學、高中、國中至國小等各個教育層級在e化教學、e化評量、e 化診斷與e化補救的真實案例,作者群整理了相關的教學應用策略,以建立讀者包括理論基礎到實務應用的知識架構。
如果您是教育主管或學校校長,本書可以帶給您充足的資訊,藉由借鏡成功者的經驗,在有限預算內,產生最有效的成果;如果您是擔任教學的老師,本書讓您不再迷惘,面對教學環境中各式各樣的科技裝置都能從容應對,充份發揮其效能,以提昇教學的成效;如果您是學生家長,本書將讓您認識新世紀e化教學環境的應有樣貌,幫助孩子選擇更合適的學習環境。希望藉由本書,學校的教學科技環境建置能夠更適切而完善,學生在這些環境中的學習能夠悠遊自在,學習成就能夠更加提高,最終臻於透過教學科技所引發的創新教學的理想-讓學生「易學」(EEE Learning)、老師「愛教」(III Teaching)。也就是在教學科技的環境下,學生深深被吸引而能時時參與(Engage)在教學活動中,因而獲得更豐富(Enrich)的學習經驗,得以強化(Enhance)他們的學習所得;教師則在教學科技的協助下,營造一個互動(Interact)的學習環境、發想創新(Innovate)的教學模式,終能改進(Improve)教學技巧與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