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學科技與教育競爭力
網奕資訊總經理吳權威先生以「教學科技與教育競爭力」為主題,為老師們作
教學活動e化整合方案之說明並搭配
Haboard互動電子白板、
IRS即時反饋系統、
短焦投影機和
ezVision實物展示台等,多項運用在
高效能e化教室之e化輔具,
讓演講過程十分熱絡。學甲國小林校長、
姜主任與老師們對這次參訪表示非常滿意,受益良多,而網奕資訊的產品及服務更是受到老師們的熱烈回應與肯定。
一開始,吳總經理先向在場各位老師闡述了網奕資訊的三大教育科技願景:「發揮科技在教學上的積極貢獻、傳播有效能的e化教學模式與策略、讓教育有無限可能」,
並進一步說明1989 年Davis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指出了科技接受模式的兩大重點: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和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of-use)。
學校在規劃建置e化輔具前,必須先考慮到此e化輔具的導入對學校教師的主觀而言,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真的可以提高教師在教育學習上的表現?
再者,若此e化輔具的導入對學生學習效果真的有用,則必須更深入的去探討此e化輔具是否容易使用;
若e化輔具有用但不易使用,則教師就會少用,或者根本不會去用,就失去原本導入
e化輔具的意義。e化輔具必須要有用且容易使用,教師才會去使用,這樣才能發揮學校建置
高效能e化教室的效益。
此兩大要點是影響教師對資訊系統態度的重要關鍵因素,態度將影響其使用意向,進而決定實際使用資訊系統的行為。
除此之外,吳總經理更幫學校規劃整理了現階段學校最重要的四大e化工程:課堂教學e化工程、評量e化工程、診斷e化工程和補救教學e化工程等。並指導學校如何透過這四大工程的實踐,讓學校提升教學品質、學習品質,進而提升教育競爭力。
而吳總經理也在場幫學校歸納了過去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常遭遇到的五大困難。因此,學校在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必須參考過去經驗,謹慎規劃最佳方案。
1.e化教學設備不足:經費不足是學校普遍的情況,即使學校想要導入
e化教學設備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往往沒有多餘的經費來採購e化教學輔具。
2.建置方式不佳:e化教學設備固定於教室內使用是最佳的建置方式,但學校往往基於公平原則的情況下,再加上學校經費不足時,
e化輔具的建置都偏向移動、活動或資訊推車的方式做規劃,導致教師每次要使用時,都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借用,然後再請學生搬進教室、
安裝、連接、設定等,極為不便,減少老師的使用意願。
3.教學投資報酬率偏低:e化輔具的建置方式不佳或導入的e化教學設備不易使用,使得教師必須花費大量時間課前準備e化教材,費時費力且使用得很辛苦,卻不見得有明顯的成效,反而降低了
e化輔具的效用。
4.缺乏成功經驗:要相信科技在教學上帶來的好處,且相信
e化輔具在學習上所帶來的效用,才能造就成功的e化教學經驗,讓教師願意去使用,讓教師願意去接受教學上的改變。
5.e化教學輔具發展尚未成熟:過去有許多操作與應用尚未成熟的
e化輔具進入校園,不但沒達到教學上想要實現的效用,反而讓教師對e化教學形成負面的印象,造成反效果。
最後,從事教學工作20多年的吳總經理,也分享了多年來在e化科技融入教學上的豐富經驗,提出了科技導入學校教室的五大成功策略供學校參考:
1.複製e化教學成功經驗:學習從模仿開始,先從已經成功導入
e化教學設備的典範學校為對象,學習經驗並模仿複製,再發展出學校自有的特色。而複製也必須複製到好的經驗模式,若班班都有e化輔具,但班班都很少使用,或甚至都沒有在用,則此經驗模式就沒有複製的價值。
2.建置易用的e化教學環境:e化教學環境的建置以簡易的操作流程為原則,從開機到啟用只需透過簡單的「1、2、3」步驟,即可輕輕鬆鬆操控使用。學校必須減少e化教學設備的導入對老師在教學上所帶來的衝擊和改變,且e化教室的建置也必須要有用且容易使用,才會提高老師的使用意願,提高
e化輔具的效用。
3.精算教學投資報酬率(高報酬率):教學科技必須「小小改變.大大成效」,千萬不要「大大改變.小小成效」,學校要依照老師的主流教學策略來規劃建置,才符合需求,發揮效益。
4.導入教學科技想要實現的目標與願景:學校發展教學科技的最終目的,是在實現教師的教學效能提高,因此創新教學與提昇教學效能必須並重發展。
5.符合學校文化特性的導入策略:依學校各自特有的文化,發展建置出符合學校文化特性的e化教學模式。